现代新加坡无疑是一个奇迹。刚独立时的新加坡国土狭小,贫穷不堪,几乎没有任何资源,还被虎视眈眈的领国所包围。如今无论是高收入还是低犯罪率,抑或一流的教育和令人艳羡的国家稳定,这个不可思议的国家在几乎所有全球国家指数排名中都名列前茅。
寻迹新加坡模式的成功与隐忧
《寻迹狮城:新加坡的历史与现实 》作者尼古拉·沃尔顿(Nicolas Walton)在一天之内徒步穿越了新加坡全境,试图捕捉新加坡奇迹的动力,并理解它如今面临的挑战。沃尔顿结合徒步所经过的新加坡的不同功能区,结合历史、访谈和实地感受,把新加坡如何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故事娓娓道来:新加坡如何从重商主义者莱佛士到英国殖民地统治,穿越战争岁月直到独立,并获取了今天的奇迹。
在肯定新加坡所取得的成绩的前提下,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也提出了新加坡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公众的自满、不断变化的地理现实以及如何在弹丸小国中平衡移民问题的困境。沃尔顿警告说,新加坡的后半个世纪不会比独立以来的那五十年更轻松,而这是我们在高度全球化的世界背景下探讨“新加坡模式”时必须面对的现实。
1819年1月28日,一艘名为“印第安纳号”(Indiana)的船在船长詹姆斯·帕尔(James Pearl) 的领导下, 与“企业号”(Enterprise) 一起在圣约翰岛(St John’s Island) 抛锚。船上载着的大多数是英国人。他们的首要任务是确认位于北方几公里处的大岛上是否有荷兰人。答案是否定的。第二天,一队人马登上那座较大的岛屿,登陆地点在内陆河流和温暖海洋交汇的地方。印度洋和南中国海通过这条狭窄的海峡彼此相连。这队人马当中有一个人是苏门答腊岛西岸明古连(Bencoolen)的代理总督,名字叫斯坦福·莱佛士(Stamford Raffles)。他非常看好脚下这个泥泞岛屿的潜力。而后世将莱佛士登上这座泥泞岛屿作为现代新加坡的源起。
两个世纪后,我来到新加坡的方式更加平淡无奇。我从米兰乘坐一架新加坡航空的红眼航班,从码头上一大片停船的上方降落到这座岛上,当时离黎明还有一个多小时。想到自己即将在这座现代世界的模范都市国家生活,我感到很高兴。当时我正在为自己的上一本书做出版前的收尾工作,这本书讲的是意大利城邦热那亚,热那亚算得上新加坡在中世纪的先驱样本了。我在书中追溯了热那亚的诞生、爆炸式的发展,以及作为威尼斯的强劲对手,漫长的衰落过程。我描写了热那亚错综复杂的街道和小巷(vicoli)里的众生相,那些变性娼妓、种植罗勒的农民、斯里兰卡来的板球运动员、巧克力制造商,等等。新加坡是个完全不同的地方。这里没有中世纪的街道,甚至难以探寻两个世纪前莱佛士登陆之前的岛上历史。查尔斯·狄更斯曾形容热那亚,说它闻起来像一块用热毯子包起来的旧奶酪。而新加坡则是一个会禁止口香糖的地方。
尽管如此,我仍认为它们之间有不少相似之处。热那亚在发现自身的处境毫无希望又异常脆弱时,不得不背水一战。热那亚人凭借艰苦的劳动、精明的策略、不屈不挠的精神和中世纪飞速发展的全球贸易网络,实现了自己的繁荣。热那亚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被寸草不生的岩石、干旱和咸海包围,但它突破重围,成为中世纪经济开启的重要一环、东西方贸易的重要纽带,以及新世界秩序建立的一块基石。同样,现代新加坡被马来西亚联邦于1965年一脚踢开后,被迫闯入这个不欢迎它的世界。新加坡人也一样凭借艰苦的劳动、精明的策略、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全球化世界飞速发展的贸易网络,实现了自己的繁荣。
但热那亚的例子也隐含了警告的意味。热那亚很小、很敏捷、很有活力,热那亚人工作努力,积极转换商业模式以顺应快速变化的世界。但经历了几个世纪的荣耀后,它终究开始失去其地位,并不可避免地进入长达几世纪的缓慢衰落期。新加坡也一样,很小、很敏捷、很有活力。令人钦佩的新加坡政府努力转换商业模式以顺应快速变化的世界。新加坡独立以来的半个世纪,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不再是那个贫穷泥泞的小岛,也无畏于周围充满敌意的赤道邻邦。但随着新加坡独立50周年纪念日的临近(同时也是莱佛士开启新加坡现代历史的200周年纪念日),人们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合理的质疑。新加坡奇迹仅仅是50年间的事吗?抑或可以持续更长时间?
在动笔写这本书之前,我头脑中就存有一些问题,而贯穿这本书的线索,是我在一天之内走完53公里,穿越整个国家的一次徒步。这次徒步有两个目的:第一,它是我了解这个地方的方式之一,让我明白它是如何运作的,它的历史与地理又如何与它的现实和未来交织在一起;第二,它让我看清这个国家到底有多拥挤。大概900年前,热那亚那样小体积的城邦并不罕见。但在21世纪初的现代世界,即使我们摒弃民族国家的概念,将世界看作一连串相互关联的城市群,新加坡的面积仍然非同一般。如果一个国家可以让你在一天之内走完(尽管这一行为相当不明智并让你筋疲力尽),那就说明它实在太小了。新加坡的面积赋予它很大的优势,比如很高的治理性和灵活性,但也同样留给它很小的回旋余地和容错空间。关于新加坡未来的所有问题,都必须考虑到它狭小的国土面积。
另外我还想补充几点。第一,虽然我对新加坡的未来心存疑虑,但我仍然祝愿它能拥有美好的未来。事实证明,在过去的三年半里,这里对于我的家人而言是一个迷人又有趣的家园。我们遇到了很多可爱的人,带走了很多温馨的回忆——尽管我永远也适应不了岛上这糟糕的气候。
第二,我要解释一下这本书的书名:“狮城新加坡”(最终中译本书名为,寻迹狮城>,小编注)。新加坡(Singpore)指代了自莱佛士创立这个地方后的200 年,以及独立以来50 年的现代奇迹。狮城(Singapura)指出了它更深层的本质:在地理上它根植于一个位于东南亚、赤道上的马来世界。我在副标题“从奇迹到自满”A 里使用了“奇迹”一词,表达了我对李光耀和新加坡人民在独立后的半个世纪里所取得成就的钦佩。而“自满”在我看来是新加坡奇迹的最大威胁。李光耀肯定是不自满的,但我能看到另一种不同的态度正渗入新加坡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像五彩斑斓的热带霉菌一点点地侵蚀高楼白色的混凝土墙壁。其他国家的政府和民众显然也有自满情绪,但新加坡太小了,这使它在自满面前显得尤其脆弱。
第三,我在全书中提到的货币数字,都以新加坡元(S$)为单位。做一个粗略的估算,在2015年独立50周年时,1美元可兑换1.37新币,1欧元可兑换1.51新币,而1英镑则能兑换2.15新币。
最后,不得不说那从西向东53公里的徒步不但令人精疲力竭,到最后简直让人鲜血淋淋。但这段徒步也让人兴奋不已,它赋予了我一个独一无二的窗口,让我从中窥见整个国家如何从物质到观念上融为一体。几年前我从北到南徒步的路程要相对短一些,但同样非常有价值。我强烈建议大家,从Grab 打车软件上叫的出租车上下来,从游泳池里出来,用自己的脚来丈量这个世界上最独特的国家吧。你只需要带上足够的运动饮料、创可贴还有干燥的T恤衫就可以了。不管你能走多远,希望你都不会感到后悔。祝你好运!
摘自《寻迹狮城:新加坡的历史与现实 》前言
寻迹狮城:
新加坡的历史与现实
[英]尼古拉斯·沃尔顿(Nicholas Walton) 著
焦静姝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索·恩
2020年9月出版
作者&译者
尼古拉·沃尔顿(Nicolas Walton),曾是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一名记者,在加入欧洲外交关系协会(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之前的十四年中,赴世界各地进行采访。他曾居住于新加坡,现定居荷兰,为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撰写有关教育和媒体的报告。另著有《热那亚:荣耀之城》(Genova,La Superba)。
焦静姝,85后社科学术类图书译者,中山大学历史系毕业。翻译出版《小说鉴史》一书,收入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名著”丛书,荣获2018年傅雷翻译奖。
本书目录
前 言
时间线
1. 南部群岛:瑞士军刀之国
2. 大士关卡:距马来西亚几百米的地方
3. AYE 收费公路:莱佛士的烙印
4. 裕廊岛:深入工业奇迹的内部
5. 班丹:资源匮乏的国度
6. 西海岸路:建设新社区
7. 新加坡国立大学:世界一流?
8.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体育设施:受教于约瑟林?
9.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新型国家
10. 纬壹科技城:启汇城和未来经济
11. 肯特岗公园:当新加坡还是昭南岛时
12. 海特拉巴路:帝国的终结
13. 南部山脊森林步道:征服丛林,驯服历史
14. 阿明回教堂:宗教的博弈
15. 甘榜巴鲁路:马来光头党
16. 达士岭组屋:五十层高楼上的不平等挑战
17. 唐人街:新加坡人口的74.3%
18. 芳林公园:无比安静的演说者角落
19. CBD:“我们是实用主义者”
20. 驳船码头:走出新加坡
21. 滨海湾:Instagram上的城市
22. 东海岸公园:欢乐世界
23. 樟宜机场:变动的地理
24. 丹那美拉渡轮码头:小红点
—END—
(保存下图即可购买)
文字排版:Kalvin Chang